找到相关内容276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相唯识学的三性说及其中道思想研究

    《成唯识论》说:“依次依他立生无性,此如幻事,托众缘生。无如妄执自然性故,假说无性,非性全无。”[26]依他起就是托众缘生,如幻事一样。若不明依他起相而妄执它有自生性,故立生无性以对治。生无性只是为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273506.html
  • 西藏唐卡的宗教本怀

     粒宽」等常用量度单位,根据西藏量度圣典﹝画法论﹞所谓「微尘和  那头发尖,虮虱、青稞和手指,其长依次八相乘」(注18),很明显的  ,早期佛教各派探讨「空」与「实体」等的极微单位,而于佛经广泛  ...

    葛婉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1373985.html
  • 中国宗教雕塑概述(上)

    相脗合。龛像中的人物皆嘴  角含笑,神貌亲和。身躯圆浑,肌理的表现更加成熟。佛足下方的浮雕伎乐,或屈膝,  或摆腰,姿势生动活泼。全作的布局主从分明。在雕刻技法上,释迦佛的高浮雕也是最  为突出,依次...

    李玉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774001.html
  • 包容,和谐,快乐

    度化的人间净土。 兜率,又作都率天、兜术天、兜率陀天、兜率多天、兜师陀天、睹史多天、兜驶多天。意译知足天、妙足天、喜足天、喜乐天,为欲界六天之第四天兜率天(依次为四大天王天 ,玉皇大帝所住的忉利天,...

    潘建国

    |包容,和谐,快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550174011.html
  • 廖明活: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(1)

    性说法出现所引起的佛性问题争议,推展至高峰。以下分两节,依次阐析法宝、慧沼就「定性二乘」和「变易生死即是增寿」这两相关问题所提出的论议。   (一)定性二乘问题  法宝的佛性观是以如来藏思想为背景。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374056.html
  • 廖明活: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(2)

      p. 58  四、慧沼对法宝的评难的反难  法宝对法相宗的种性论的驳难,引起了窥基的高弟慧沼的强烈不满。慧沼针对《究竟论》的批评,写成《能显中边慧日论》(以下简称《慧日论》)。全书共四卷;前三卷大量引述《究竟论》的论说,依次逐一作出辩斥;最后一卷环绕《究竟论》的主要议题,申示自身的佛性主张,为法相宗的「定性」、「无性」主张辩护。[77] 法宝《究竟论》的批难和慧沼《慧日论》的反诘,把唐初由五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374057.html
  • 增长五根,悟入实相

    好好地注意一切事物在生起后,都会消融灭去。  禅修时,行者在六根门观察身心,要以此方法来观察——注意一切事物生起,都会依次消失。当你确实地觉知,这概念便藉由实际观察而获得确认。这个态度是练习时非常重要的...

    班迪达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474073.html
  • 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《大乘起信论讲记》为主

    不要硬把性相两系融合着谈。   (三)以《大乘起信论》介绍《大乘起信论》   古来注经释论的著述,多数是照着原典原文,依次逐品、逐章、逐段、逐句的疏解,虽也会照顾到前后文义之间的关系,但是很少丝丝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774101.html
  • 神圣化 OR 世俗化——佛教慈善何去何从?(二)

    方丈,次四大板首,接受是八大执事和僧众及居士,由方丈持香前行,其他人尾随而行,持香先礼释迦、次礼韦驮护法,再礼当来下生弥勒尊,出天王殿,依次插香于天王殿外的大香炉。华岩寺现在让香客烧子时香,不用掏钱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3374248.html
  • 隆莲法师《心经浅释》

    般若观来看,此五蕴,十二处都无自性,这一句亦是从上句的"空中"带下来的,应为"是故空中无眼耳鼻舌......法"。是在修空观之时见列十二处无白性,在修空觐时五蕴、十二处都应依次观他们的性空。 "无眼界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376148.html